18HOTTOPIC专题·战争题材电影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战争电影是衡量一个国家影视工业、影视产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类型。近年来,《长津湖》系列电影、《战狼》系列电影及《八佰》《金刚川》《红海行动》等影片,不仅以多样化的叙述视角、宏大的影像奇观,呈现出富有史诗韵味的战争电影巨制,也实现了商业市场的重大突破。它们借助多维视域再现立体宏阔的战争场面,生动刻画人物的情感细节,营造出令人震撼的真实影像,从而达成与受众的情感共鸣。当然,它们也基于日益提高的电影工业美学与制作水准,完成了摄影艺术上的升级与创新,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战争电影的新典范。《八佰》作为采用“地表最强摄像机”ALEXA65拍摄全片的电影,是亚洲第一部全程以IMAX摄影机拍摄的电影①;它以实景1:1深挖搭建了占地200亩的苏州河南北两岸的真实场景,做到了画面美感、战争实感、清晰质感的高度统一。《金刚川》虽从筹备、开拍到制作完成,仅有短短两个半月的时间,但超5000余名演职人员的协同配合也让包括摄影在内的电影工业流程化效率得以保障;多位导演的分工合作,在恰如其分地展现不同叙事视角与影像奇观的同时,也使影片得以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的202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纪念日前夕上映。《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两部影片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在投资比例、制作规模、特效数量、参与人员等方面均创下国产战争电影纪录的作品。出品人于冬曾做过统计:“前期的工作人员超过7000人,再把后期80多家特效公司的参与者加进来,《长津湖》系列的两部影片项目班底总人数超过1.2万人,群演多达7万人。”[1]诚然,影片的成功离不开各职能部门的相互协作。较之以往的国产战争电影,《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八佰》等国产战争电影凭借大量实景真拍和数字CG特效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拍摄艺术的升级和创新:既有对战争场面的史诗性多维立体展示,也以沉浸式共情让观众体验到中国军人与敌人肉搏时的压迫感与震撼感。尤其是《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两部影片聚焦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艰苦、惨烈的长津湖战役,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品质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意志;它们以全景式的视角、全新的数字视听表达及令人惊奇的宏大叙事,呈现出具有史诗意义的影像奇观。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影片体现出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进步与升级,亦将国产战争电影美学提升到了全新高度。一、战争影像的多维视域再现或受制于较落后的拍摄条件,或囿于电影工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