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龙门县龙华镇地热流体赋存特征及成因分析覃海苇(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五队广东省惠州)[作者简介]覃海苇,女,湖南省常德县,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灾害防治。[摘要]广东省龙门县地热资源丰富,龙华地热田是一处岩溶型地热田,控制可开采量高达3100m3/d。基于龙华地热田地热资源地质调查成果,结合其形成地质条件、控热因素及热储模的分析,本次研究成果表明:南北向和近东西向的断层为本地热田深部地热流体的循环和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为形成热对流提供了条件。地热田热储岩性为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D3t)灰岩,岩石质硬性脆,在构造及地下水的作用下,容易产生破碎,形成裂隙及溶蚀现象,为地下热矿水的循环、运移及储存提供了通道及有利的空间。本次工作基本查明了地热田控热构造和导水构造,对下一阶段深部热储勘查提供了指导依据。[关键词]龙门县;地热资源;断裂控热;成因分析引言广东省龙门县龙华镇地热田位于龙门县城232°方向,直距约22.6km,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在充分利用前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地热田进行了资料分析、遥感解译、地热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和必要的控制性地热钻探工程及其产能测试和分析测试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地热流体赋存特征和成因机理,可为广东省龙门县龙华镇地热水矿产资源勘查远景规划提供依据。1.地热田区域地质构造条件1.1地层地热田区域地层由老到新主要为高滩组(∈2-3g)、水石组(∈2-3sh)、杨溪组(D1-2y)、老虎头组(D1-2l)、春湾组(D2-3ch)、天子岭组(D3t)、帽子峰组(D3C1m)、金鸡组(J1j)和第四系(Q)。1.2岩浆岩地热田北西部和南东部出露晚侏罗世侵入岩(J3ηγ)。岩性为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岩石呈灰白色,中粒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钾长石、石英、斜长石组成。局部亦见有中粗粒花岗岩、花岗伟晶岩出露,出露面积不大。岩体与围岩多呈侵入接触,部分地段接触接线明显。从平面上看出岩体粒度呈细粒—中粒—粗粒的变化规律;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多为中粒花岗岩,远离接触带粒度逐渐变粗,部分地段甚至形成粗粒花岗岩、花岗岩伟晶岩。1.3地质构造区域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较为发育。构造形迹以北东向、北西向为主,近南北向次之。1.3.1褶皱构造地热田处于湖口背斜的北东翼,主要由泥盆系帽子峰组和隐伏的天子岭组组成,该背斜叠加了北西向次级褶皱构造。而龙泉天下地热田位于次级褶皱的背斜部位,暂将其命名为沙径背斜(表1)。表1调查区褶皱构造特征一览表构造体系名称规模长(km)宽(km)轴部地层两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