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LandscapeArchitecture2023/02国家文化公园背景下大型线性文化遗产阐释框架——以长城为例周觅邬东璠*吴晶巍摘要:【目的】作为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依托资源,长城等大型线性文化遗产需要实现整体统筹、提高文化传承力和旅游吸引力的阐释目标。【方法】通过案例研究法解析英国哈德良长城阐释框架的规划过程,提出构建遗产地阐释体系的工作方法。【结果】总结了构建阐释框架的总体流程,包括前期调研、拟写草案、测试修改、发布实施、评估优化5个步骤,详述其内容与做法,辅以案例实践策略说明。【结论】从构建阐释体系、提升阐释实践、转变从业者观念3个方面讨论了对中国长城遗产地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积极作用。关键词:国家文化公园;大型线性文化遗产;阐释框架;长城;哈德良长城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9ZDA193)子课题“大运河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策略及方法研究”©BeijingLandscapeArchitectureJournalPeriodicalOfficeCo.,Ltd.PublishedbyLandscapeArchitectureJournal.ThisisanopenaccessarticleundertheCCBY-NC-NDlicense.中图分类号:TU984.114;K8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30(2023)02-0082-07DOI:10.12409/j.fjyl.202207220430收稿日期:2022-07-22修回日期:2022-11-08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周觅,邬东璠,吴晶巍.国家文化公园背景下大型线性文化遗产阐释框架:以长城为例[J].风景园林,2023,30(2):82-88.国家文化公园是探索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国家战略[1]。与中国其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相比,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更加强调“文化”与“整合”两个关键词。一方面国家文化公园注重对中华文化、民族精神、遗产价值的充分表达,并通过游览体验激发公众的文化认同与爱国情怀;另一方面,国家文化公园模式形成于文化遗产领域推行“整体保护”理念、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走向“多规合一”的背景下,为系统性整合大型文化遗产及周边资源提供了良好契机。在此需求下,遗产阐释因具有加强遗产资源关联、向公众讲好文化故事的作用,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之初即受到重视。2019年,《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将主题展示区列为四大主体功能区之一;该分区包含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特色展示点3种形态,分别侧重于遗产价值高、旅游条件好的主题资源参观游览和文化体验,文化资源整体保护利用和系统开发,以及满足分众化游览需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