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关系研究□张加峰〔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203班〕:为了探明师范院校的大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采用问卷法对师范院校的289名大学生进行了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有关研究。主要调查结果如下:1.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方面,不存在性别、年级和专业类型上的差异,但存在交互效应;2.在学习投入方面,在奉献维度上存在专业类型的差异,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同时也存在交互效应3.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具有明显的正相关;4.回归分析说明,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投入变异的解释到达50.3%关键词:师范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投入;关系AbstractInordertomakearesearchaboutthelearningsituationofstudentsinnormaluniversities,weinvestigated289undergraduatesabouttheacademicself-efficacyandlearningengagement.Conclusionswereasfollows:1.Therewerenodifferencesaboutgender,gradesandmajorsintheacademicself-efficacy,buttherewastheinteraction;2.Thereweredifferencesbetweenmajorsinthededicationaboutthelearningengagement,butnodifferencesinotherareas.Therewasalsotheinteraction.3.Thereweresignificantpositivecorrelationbetweenacademicself-efficacyandlearningengagement;4.Theregressionanalysisprovedthattheacademicself-efficacycanexplainthelearningengagement50.3%Keywords:normaluniversitystudents;academicself-efficacy;learningengagement;relation一、前言随着教育的开展,大学生已经不是当年的“稀罕物〞了,现代大学生也不再“包分配〞,毕业后找工作成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大学生要同时面临学习和就业的问题,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学业和就业的选择中变得为难,到底是偏向学业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到就业找工作上成为了一大问题。而作为大学生,其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学习上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这一大难题的前提下,大学生的偏向难免会有所变化。师范院校作为一种特殊的高校形式,是培育国家未来教师的摇篮。对于很多人来说,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毕业后必然是成为一名教师,但是师范院校中也有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之分。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方向明确,即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名教师,而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那么没有这么明显的未来方向,需要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在师范院校中,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和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投入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