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智︱2023.03中︱145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AbilityAndWisdom高职辅导员、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夏佩基金项目:2019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19LSZ033);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19-B001);2021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课题(2021XGA05)。摘要:占据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和占据日常思政第二课堂主阵地的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关键主体。本文在深入分析以上三支队伍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构建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路径选择。关键词:高职辅导员;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作者简介:夏佩(1983—),女,汉族,广西柳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者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占据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和占据日常思政第二课堂主阵地的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关键主体。长期以来,专业老师重教书轻育人,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辅导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各行其道,三者之间互不协同的状态,与“三全育人”的理念相驰较远,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也阻碍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一、构建高职辅导员、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必要性(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在高职校园里,学生与辅导员接触最多。辅导员负责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日常事务管理等多项工作,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组织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个人谈话谈心、行为规范管理等方式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的思想及行为规范。占据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专业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可以开展课程思政,结合专业课程渗透价值观念、文化认同等,以发挥隐性、全方位的育人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通过显性系统的思政理论教学引领学生思想认知体系的构建。辅导员、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各有专长、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