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卷第6期气象科学Vol.42,No.62022年12月JournaloftheMeteorologicalSciencesDec.,2022楚翠姣,梁进,孙旭光,等.高温热浪下江苏省典型臭氧污染过程的特征及成因分析.气象科学,2022,42(6):742-753.CHUCuijiao,LIANGJin,SUNXuguang,etal.CharacteristicsandmechanismsoftypicalozonepollutionepisodeduringheatwavesinJiangsuProvince.JournaloftheMeteorologicalSciences,2022,42(6):742-753.高温热浪下江苏省典型臭氧污染过程的特征及成因分析楚翠姣1,2梁进3孙旭光2钟声1房佳蓓2陆维青1(1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南京210019;2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23;3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学院,江苏镇江212003)摘要基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本文分析了2022年6月14—18日高温热浪期间江苏省臭氧污染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天气形势、WRF-CMAQ模拟和典型城市大气超级站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监测数据进行了成因分析。结果表明:高温热浪期间,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臭氧污染超标率达96.9%,中度污染超标率为27.6%,臭氧日最大8h(MDA8O3)峰值质量浓度高达260.0μg·m-3。南通市、无锡市、苏州市3个典型城市臭氧质量浓度的日变化特征显示,07—13时臭氧质量浓度增长率在27.9%~46.7%,多个时段净增量超过40.0μg·m-3。利用WRF-CMAQ模型对污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过程分析和溯源分析。结果显示,典型城市白天小时平均光化学贡献在24.5~33.0μg·m-3之间,稳定高值的光化学贡献,叠加持续稳定或突发的传输贡献,导致此次高温热浪下臭氧质量浓度爆发式升高,出现峰值污染。在偏南风的影响下,省外污染源来自浙江省贡献最高,在13.9%~33.8%,其中无锡市和苏州市受浙江省外源影响较大。此外南通市大气超级站VOCs在线监测结果显示,臭氧污染期间逐日VOCs体积分数在45.5×10-9~83.6×10-9之间,整体处于高值水平,臭氧生成潜势(OFPs)贡献排名前十的物种以烯烃和芳香烃物质为主。关键词高温热浪;臭氧污染;过程分析;区域传输;挥发性有机物;臭氧生成潜势分类号:X51doi:10.12306/2022jms.0087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Received):2022-07-16;修改稿日期(Revised):2022-09-1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E0106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05059;41775074);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项目(2111);江苏省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重大专项(2019023)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楚翠姣(CHUCuijiao).chucj@nju.edu.cnCharacte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