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2022年第6期(总第182期)广西教育学院学报GUANGXIJIAOYUXUEYUANXUEBAONO.6,2022(SerialNO.182)收稿日期:2022年10月27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举措,并且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并在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加快建设南宁、桂林两个高等教育集聚区,实施‘双一流’工程,重点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1],进而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广西高等教育集聚区建设,努力形成广西高等教育领域的“双核驱动”格局。本文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开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产教融合研究,为高质量发展区域一体化高等职业教育新格局提供参考路径。一、广西高等职业教育集聚区产教融合特点分析(一)数量与质量的协同性广西在教育产业园等实践探索基础上,着力打造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产业发展、面向东盟传播中国职教声音的高等职业教育集聚区。所谓“高等职业教育集聚区”主要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地理空间),以某一或某几所知名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为核心,促进大量相互关联的学校及其支撑机构在(地理)空间上集聚,以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1]。目前,广西共有招生的高等职业院校47所,其中1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3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建设单位;从区域布局来看,高职院校分布在12个设区市,其中高职院校数量排在前五名的是南宁市、崇左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集聚区赋能产教融合的时代进路蒋丽娟(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广西南宁530007)摘要: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设高等职业教育集聚区的实质在于合理配置资源,助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改造。在深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区域集聚效应,构建中职、高职、本科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群;搭建校企深度协同育人的合作机制;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助力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和谐共生等进路,更好地服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广西高等职业教育集聚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