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页2023/1(下)总第403期高职院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模式与路径——以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例文/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谌小平蒋贤海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一)有利于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利用暑假走进社会,走进农村,发挥高校人才优势,为基层为农村作贡献。对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组织参观历史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通过实地实物,鲜活讲解,激发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加深对专业的认识,提高对职业的认同感。暑期社会实践是对学校课堂知识的延伸和补充,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步骤,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充分契合高职院校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大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基层,亲身体验专业的应用与专业知识优势,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的认识,提前体验认识职业,提高对职业的认同感,在志愿服务中,感受为人民服务的自豪感、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三)有利于农村建设,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层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大学生是我国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备军,具有文化、知识、技能优势,大学生走进农村,以亲身受教育的经历鲜活地激励乡村孩子读好书,树立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信念;同时发挥专业优势,走进农村,学以致用,为农民群众办实事,把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心送到农民身边,助力乡村振兴。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与问题自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以来,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教育部、团中央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开展20多年来,已经成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舞台,取得明显的育人成效,在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