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社会文化【作者简介】郭文远(1983—),男,经济师,硕士,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教育。高职内诊建设背景下的SPADE五维质量保证体系的创新实践郭文远黄立强林晓霞(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建设,是提升高职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在全国高职院校全面开展内诊保障机制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探讨了目前高职内诊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了SPADE五维质量保证体系的建构路径及以SPADE体系为核心的诊改工作实践,对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系化建构策略进行了探索,旨在高职内诊背景下为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育机制的创新发展。【关键词】SPADE五维质量保证体系;创新实践;诊改工作大力建设和完善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保证能力体系,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确保培养出能服务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真正需求的人才,是当今职业院校面临的紧迫而现实的课题。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最早一批实施内诊工作的院校,以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为依托,以发展性评价为价值导向,在长期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构建了SPADE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一、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存在的问题自教育部启动全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以来,各地高职院校持续开展内诊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目前各高职院校诊改工作现状来看,存在一些普遍共性问题:一是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理论研究完整度和创新深度不够,在实际诊改工作开展中,缺乏明确成体系的有效诊改理论做指导。二是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诊改框架体系缺乏清晰而有效的量化诊断指标,或相关诊断指标较简单、零散,形成多中心、多平面的散点分布,各指标之间的逻辑贯通性、指向性、一致性差,未能形成诊改工作的合力,从而导致总体诊改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三是由于诊改工作信息化体系建设缺乏明晰理论指导,造成诊改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诊改工作数据的信息化、自动化采集机制不成熟,诊改工作大数据的分析挖掘智能化水平不高。现有各信息系统因建设时间、标准的差距,各系统之间相互割裂,未能有机融合成统一体系,“信息孤岛”现象仍较普遍,未对诊改工作机制运行和改进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