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融合INDUSTRIALINNOVATION产业创新研究193基金项目:“高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探讨”(项目编号:JGYB19004)。作者简介:刘思宇,女,江苏扬州人,研究生,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校产学融合、教育改革。高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探讨刘思宇(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扬州225000)摘要:我国经济追求高质量发展,对各行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职业教育的作用也愈加显著。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纷纷与企业开展合作,逐渐形成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基于此,本文分析研究了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高校;机制探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推动高校现代化发展、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优化高校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下,各高校和企业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教育和产业的共同发展。当前我国高校职业教育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探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有其现实性的指导意义,各高校也应依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以强强联合的方式培养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性技术人才。一、高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的实践意义(一)促进我国职业教育长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2022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2948号建议的答复”,就“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做出答复。答复中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反映了国家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高度重视,成为近年来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专业化人才,促进职业教育长效发展的重要决策。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相关政策的理解和贯彻,积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二)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各行业、各领域都在不断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