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管理科学活力2022年高校青年教师的生涯规划研究黄瑜陈育杰奈欣慧(海南大学,海口570228)[摘要]自我国高校扩大招生以来,高校引进的青年教师人数随之增多,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数量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由于部分青年教师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生涯规划和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影响了个人职业的发展和高校的办学质量。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青年教师的生涯规划问题,从高校和教师两个方面,为青年教师的生涯规划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参考意见。[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生涯规划一、理论基础(一)高校青年教师的概念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教师的年龄只要不超过40周岁就属于青年教师;还有学者认为教师的年龄不能超过35周岁。正确界定青年教师的年龄是确定青年教师概念的重要前提。根据1999年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的评选要求和2017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等资料,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应该限定为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35岁),并且在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及承担科研任务的教职人员。(二)职业的概念从字面意思上来看,“职业”不仅代表了岗位职责,还代表了所从事的事业。大部分学者认为,职业是指利用自己拥有的才能和掌握的技能,通过合法劳动承担社会分工角色,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此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同时实现个人事业抱负和价值的社会活动。(三)职业生涯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不同学者对职业生涯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最常见的概念是唐纳德·E.萨伯(DonaldE.Super)提出的广义论,以及蒂姆·霍尔(TimHall)提出的狭义论。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为了实现不同的人生目标而从事不同工作和担任不同岗位的动态变化过程,工作设定目标、工作需求、工作态度、职业经验、职业时间等变化均包括在内。在职业生涯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基于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人自身内在条件因素,在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以此制订的工作计划被称为职业生涯规划。二、制订和实施教师生涯规划的必要性一方面,制订和实施教师生涯规划有利于青年教师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很多青年教师在研究生毕业后就进入高校就业,他们工作经验不足,职业规划和职业成长的主动意识不足,在工作时容易遇到困难。制订和实施教师生涯规划,可以让青年教师了解到自身现有的能力和水平,评估自身教学科研水平与设定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而找准人生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