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党史博采》│2022第09期党政干部论坛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①新时代呼唤能力更加全面的高校党务干部,以突出的能力,迎接更高的挑战。高校党务干部是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落地的主要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中坚力量,抓好高校党务干部的履职能力,对高校始终坚持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学校党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增强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高校党务干部履职能力现状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到治国理政的整体布局之中,开辟了党的建设的新境界。目前,大部分高校都能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认识到提高党务干部履职能力在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当今环境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共性问题。(一)本职业务不精,工作标准不高熟悉工作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提高标准是做好工作的路径。很多党务工作者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有时候被动性地开展工作,在党建工作中主动谋划和总结提炼不足,导致党建工作难以取得扎实、有效的成果。另一方面,理论学习不深入导致知识基础薄弱,底子不牢,对党务基础知识掌握不透,导致部分党务工作者专而不精。一些高校党务干部平时忙于日常性工作,无法集中精力进行理论学习,造成“书到用时方恨少”,工作中遇到困难,尽管想转变思路、做出成绩,却拿不出具有创新性的工作思路和方案;有时候觉得需要提高的方面和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导致不知道学什么、从哪里开始学的现状。(二)责任担当不足,奉献精神欠缺习近平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但是,个别高校党务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学校发展问题,而是是否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作为新时代高校党务干部,不但要有敢于担责的勇气,还要具备善于担责的能力,这样才能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党务干部不能真正做到主动担当责任、主动履职尽责、主动解决问题,责任担当不足,奉献精神欠缺。(三)工作作风僵化,创新能力不足目前,经济社会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工作方法没有与时俱进,创新力不足,具体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