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symposium第84页2023/2(下)总第405期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研究文/盐城工学院蔡慧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我国高校科研事业突飞猛进。高校科研经费数额日益增多,科研经费来源呈现多样化趋势。高校要发挥自己的科研职能,需要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利用,科研经费腐败限制了高等院校科研的发展以及进步。频频发生的科硏经费腐败案件,为高校敲响了警钟。科研经费、学术诚信是高校构建廉政党风的重点,对高校科研经费面对的廉政风险加以预防和管控,建设健全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手段。一、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现状分析强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切入点,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严抓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反腐败工作。高等院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强化是从严治党的关键,是高等教育事业稳健发展的坚定政治保障。各高校出台各项政策,制订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使科研腐败少了滋生的土壤。各个高校强化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有助于明确各个环节经费管理的权责,对一岗双责的践行意义重大,管理真空不复存在,党风廉政建设不再流于形式。与此同时,各高校为激励科研人员积极投身于科研活动,能够带来更多的科研成果,给他们营造宽松有利的科研环境,绝大多数高校落实的是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科研项目负责人参照科研项目管理的有关制度,设计项目预算,参照项目任务书的约束管控科研经费的使用进展,审批项目组成员使用科研经费。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的进度、获取的成果组织检查以及监督,经费管理部门对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负责;资产管理部门担负其科研经费管控以及购买仪器设施的责任;审计部门担负起事后审计并监督科研项目经费运用的责任。科研项目管理有关部门共同负责管控并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的科学性以及规范性。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廉政风险(一)部分科研人员廉洁意识不强。科研人员缺少诚信意识,法律意识薄弱,这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出现廉政风险的关键缘由。因为科研经费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负直接责任,其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具备强大的自主空间,科研腐败具备便利条件。许多科研人员因为廉洁意识以及法律意识不足,所以会利用他们负责的项目所拥有的支配资金的职务便利,弄虚作假,虚构经济业务虚开发票,采用假合同转移资金,借助虚假票据套取资金,虚构学生或临时招聘人员代领劳务费,上述违背法律以及纪律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