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综述弹性体,2022-12-25,32(6):72~79CHINAELASTOMERICS*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ZR2020QE072);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基金(2021JSG1153)作者简介:李永旭(1997-),男,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医用高分子吸水材料制备及性能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讯联系人:曹兰(1989-),女,山东单县人,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合成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收稿日期:2022-09-02高吸水保水伤口敷料的研究进展*李永旭1,郭芳2,吴明丽1,王庆富1*,曹兰1**(1.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2.日照市中医医院,山东日照276800)摘要:科技的发展使得当代医学对医用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纱布式敷料虽易于制造和使用,可防止伤口表面大量的出血,但传统敷料的止血、愈合效果并不理想,没有抑制感染、保持湿润环境和促进愈合的作用。伤口敷料应具备保护伤口免受感染和炎症,减少伤口表面坏死,独特且基本的吸水/保水性能可为伤口愈合提供理想的水化环境,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综合治疗成本,换药操作简便易行等优势。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高吸水保水材料、性能以及水凝胶、海绵、纳米纤维和膜四种不同结构形式的高吸水保水伤口敷料,以增加对伤口敷料吸水保水性能的认知,为日后亟待深入研制基于吸水/保水性能功能多样性伤口敷料奠定基础。关键词:医用材料;吸水/保水性能;伤口愈合;水化环境;伤口敷料中图分类号:R31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74(2022)06-0072-08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伤口出血、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组织重塑四个连续的生理阶段[1-3]。在传统观念中,普遍认为伤口应该处于干燥暴露的环境中进行愈合治疗,直到1962年,Winter提出了“湿润伤口愈合理论”,详细阐述了湿润环境比干燥环境更有利于伤口愈合,此后的伤口护理,尤其是对慢性伤口的处理和防护,都依据“伤口湿润环境愈合”[4]。在此“黄金准则”下,伤口敷料[5]应运而生,这是一类用以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伤部位,有效控制出血、细菌感染、促进细胞再生、保护内部器官创伤治疗的迫切需要的医用材料。吸/保液性能良好的创伤敷料能保护伤口免于浸在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