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是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要重视学生社区,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教育成果。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师生的发展需求也在发生转变,学生对社区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构建高效完善的“一站式”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成为当下现实之需。文章对高校社区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对学生的管理服务水平,并将其作为积极培育和建设高校管理模式、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1]。一、高校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构建的背景(一)高校社区管理体系构建的背景学生社区是指学生在宿舍周围开展生活、学习、娱乐活动的场所[2]。《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学生社区管理、关注生活区域等。《意见》中首次提出社区一词,要求高校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变化,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社区管理水平等。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居住的人数在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如何更好地提升社区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是高校必须要解决的难题。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在不断地转变社区管理方式,从以行政管理为主的管理理念转变成以教育为主的管理理念,从依托后勤管理服务公司为主转变为学校直接管理,服务的形式和内容较之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提升学生社区的管理水平,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提高管理效率,使各部门形成教育合力,是当前高校社区管理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3]。(二)学生社区服务教育管理体系的现状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推进,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的社区规模也在快速扩大,高校社区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4]。高校会根据学生社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改进,并不断完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当前的高校社区管理队伍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专职辅导员队伍,在社区的党团引领、学生人格的培育、学生能力的提升、通识教育、经典导读、导师引领,以及整个日常规划管理、学习指导、就业创业辅导等方面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二是社区管理人员,主要由第三方招聘,高校负责指导,主要负责管理学生日常进出宿舍、宿舍晚查寝、卫生检查、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可见,当前高校对于学生社区的管理方式单一,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