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期(总第797期)科学咨询高等教育·163·注: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于‘五个引领’党建带团建的高校党团共建模式创新研究”(编号:21SKDJ046)。作者简介:左燕(1990.10—),女,重庆人,硕士,毕业于重庆理工大学,讲师,支委委员,研究方向为审计专业职业教育与实务。一、高校党建与团建的内涵(一)高校党建的内涵及基本要求高校作为基层党建组织,其工作主要包括党组织机构建设、党建活动组织、民主生活制度的贯彻落实、党员发展以及评优评先等。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适应高校管理体制、治理方式的变化,建立健全党组织工作制度与机制,以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高校办学治校工作中的作用;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这是党建工作的基础所在。加强思想建设就是为高校广大党员师生补给养分,这对高校来讲是非常重要的。3.加强、完善高校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与服务功能,拓宽高校党组织服务师生、凝聚人心的方法与途径;4.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立党员培训教育的长效机制;5.拓展党建工作覆盖面,吸引更多主体参与到党的建设工作中来;6.加强监督制度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确保高校各部门各项活动都有章可依、有据可循,推动高校内部工作井然有序运行[1]。(二)高校团建的内涵及基本要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党的依赖与后备力量。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共青团更是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基层团组织是团开展各项工作与活动的基本单位,基层团组织的建设情况将直接关系到团组织能否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更加需要做好学生工作,加强组织建设,推动各项基层工作的活跃开展。首先,明确团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目标任务。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团组织服务能力提升以及团组织覆盖范围扩大的工作中心,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团组织制度建设,从而有效提升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与战斗力,真正将高校团组织建设成为政治立场坚定、组织关系牢固、底色鲜明、朝气蓬勃的坚强集体。二、高校党建与团建的关系(一)团建是党建的基础高校团组织是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基层建设的重要依靠,是党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