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总第86期JOURNALOFETHNOLOGY第十三卷13DOI:10.3969/j.issn.1674-9391.2022.12.002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个维度陈井安李东海[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本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研究的核心问题,可以从国际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进行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揭露了民族工作的现实要求,也是民族学界需要关注的对象。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系统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理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民族工作成分的基础上,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学说、中国民族工作同苏联民族工作和越南民族工作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把握社会主义国家构建全民族共同体的必然性、更好地认识中国民族工作和中华民族的特色。[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民族工作;苏联民族工作;越南民族工作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2)12-0013-1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研究”(16ZDA155)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陈井安,男,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问题、党的建设;李东海,男,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问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四川成都611756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守正创新,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疆时,要求“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1]为当前民族学界的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既具有共同体的普遍性,又具有中华民族的特殊性,需要我们系统把握与认知。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凝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理论、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吸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民族工作成分的三重背景,有必要从国际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进行把握。一、国际维度:全民族共同体是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工作的必由之路全民族共同体是一国内部各民族共同建设的命运与共的自觉组织。与全民族共同体相对立的,是一国内部某个民族的共同体、一国内部某个区域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于全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和实践为参照,为我们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新的视野。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对他而自觉为我”[2]的意涵。在世界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