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CulturalRelicsProtection1基本信息及破损情况《某氏族谱》共两册600页,清代木活字,大开本,规格62厘米×42厘米,无函无封面,书叶有不同程度的污渍,大部分书叶有虫蛀、鼠啮、书口断裂、褶皱、磨损、缺失等现象,纸张是由竹料、皮料和少量稻草抄造的混料纸,部分纸张糟朽、絮化严重,地脚位置有圆珠笔涂鸦(图1)。2修复方案及重点遵循古籍修复“可逆性”“可识别性”等原则,针对《某氏族谱》的具体情况,初步制定修复方案为:先清洗污渍,再进行修补和局部加固,最后装订成册。目的是最大限度恢复其原来面貌,保护古籍,延其寿命。修复重点是:书叶清洗去污。《装潢志》一书中写道:“洗时,先视纸质松紧,绢素历年远近及画之颜色,霉损受病处,一一加意调护……”意思是在进行清洗时,应首先观察纸质的松紧程度,纸张或绢素的年代是远还是近,还要看看画面的颜色以及发霉、损伤病变、虫蛀等情况,然后特意采取保护措施……强调了清洗前的注意事项,书画和古籍修复原本一家,同为纸制品的修复,所以也同样适用于古籍书叶的清洗。《某氏族谱》一书纸张纤维均匀、帘纹密集,断裂纤维很少,有少量纤维束,手感绵软有韧性。清代古籍历经几百年的时间沉淀,墨迹早已渗透到纸张纤维内部,根据经验判断,墨迹应该不会出现掉色或洇染现象,但谨慎起见,以防万一,还是做了试验,将事先叠成约三五厘米见方的双层宣纸纸片喷湿,覆盖在墨迹上面用手指肚稍微用力摁压,之后观察湿纸上面无墨迹印染的痕迹,说明墨色不洇不掉。综合衡量,此书纸质和墨迹都能够承受水的冲刷和浸泡。所以此书采取水洗的方法进行清洗污渍。3三种清洗方法操作过程关于《某氏族谱》一书中虫蛀、鼠啮、书口断裂、褶皱、磨损、撕裂等破损情况的修复不做赘述,现仅将此书用到的三种清洗方法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试述如下,仅供参考。3.1水冲法水冲法,也叫冲水法、淋洗法。水冲法一般常用于轻度破损,水渍和潮线(常见于水湿污渍的边缘黄或褐色的水印)明显但污染不顽固不严重的污迹。《某氏族谱》中间大部分书叶,约400叶需要用此法【作者简介】徐晓静,女,馆员,中国书店古籍修复中心主任,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曾参与修复图书馆、博物馆、高校、私人藏书家等大量珍贵古籍。古籍修复中“清洗去污”三种方法的运用—以《某氏族谱》一书的清洗为例摘要:针对《某氏族谱》的具体情况,初步制定修复方案为:先清洗污渍,再进行修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