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骆辑等:钩藤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收稿日期:2022-07-20作者简介:骆辑(1991—),女(汉族),贵州湄潭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中药栽培技术方面工作(E-mail:1297201755@qq.com)。钩藤高效栽培技术要点骆辑,李满香,甘梦兰(贵州农业职业学院食品与药品系,贵阳551400)KeyPointsofEfficientCultivationTechniquesofRammulusUncariaeCumUncisLUOJi,LIManxiang,GANMenglan摘要:钩藤为茜草科钩藤属常绿木质藤本植物,以干燥带钩的茎枝入药,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功效,是贵州著名的特色药材。当前钩藤市场需求量大,野生钩藤已完全不能满足,急需发展和优化人工种植。贵州省虽然多地都有大量种植,但钩藤总体产量较低,市场依然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钩藤栽培技术,总结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为钩藤人工种植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钩藤;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中图分类号:S567.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239(2022)06-0135-03钩藤(RammulusUncariaeCumUncis)别名大钩丁、双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产于广西、贵州、云南、福建、湖北、湖南以及江西等地[1-2],是我国著名中药材。干燥带钩茎枝为常用药用部位,其味甘,性凉,具有息风定惊、清热平肝、活血通经的功效,常用于头晕目眩、惊痫抽搐、肢体麻木、肝风内动、感冒夹惊、高热惊厥、头痛眩晕、小儿惊啼等症,是女珍颗粒、正天丸、天麻钩藤颗粒、天智颗粒等许多有名成方制剂的主要原料药[3-4],钩藤生物碱类物质还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尤其是降压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3-5],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现在还被开发用于园艺观赏植物[6],市场前景广阔。钩藤种植,土壤要求低,管理简单,用工少,2~3年即可采收,年产值可达6000~8000元/667m2,持续采收可达20年以上,经济效益好,群众种植积极性高[7]。本文根据生产实践并结合其他研究成果,详细论述了钩藤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其生产技术提供参考,促进贵州钩藤产业更好发展。1品种选择与育苗1.1品种选择《中国药典》规定正品钩藤药材为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秋冬季节采收,去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