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2022.24一、问题提出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学前教育不仅有助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链条,而且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质量。[1]儿童入园机会和早期教育质量的差异会影响他们日后的学业成就、职业发展和健康水平。[2]《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2018年《若干意见》)提出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3]“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4]为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2010年以来,我国学前教育资源总量迅速增加。2021年全国幼儿园数达29.5万所,比2011年增加12.8万所,增长了76.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由2016年的67.30%提高到2021年的87.78%;[6]学前教育毛入园率由2010年的56.60%提高到2021年的88.10%。[7]学前教育扩张能否实现学前教育公平?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家庭收入分层展开,考察哪些家庭的孩子能够获得入园机会,分析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家长支出的差异。[8]拉夫特里和豪特(RafteryandHout)和卢卡斯(Lucas)解释教育扩张和教育分层关系的理论得到学界广泛关注,他们先后提出最大限度维持不平等理论(MaximallyMaintainedInequality,简称MMI)和有效维持不平等理论(EffectivelyMaintainedInequality,简称EMI),前者用于解释教育机会或投资机会的分层,后者用于解释教育质量和教育类型或教育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的分层。[9]在研究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均等关系时,学者们基本取得与MMI和EMI理论一致的结论。[10][11][12]学前教育阶段,检验MMI和EMI理论的研究比较少。就学前教育扩张能否有效推进共同富裕视角下学前教育扩张与学前教育公平——基于CFPS2012-201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刘磊高晓娜摘要: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共享,促进共同富裕要求学前教育坚持公益性,把学前教育公平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的立足点。家长职业权力与幼儿入园机会的关联度是衡量学前教育扩张对学前教育公平推进程度的重要切入点。本文运用CFPS2012-2018年的混合截面数据,把家长职业权力作为核心自变量,纵向分析我国学前教育扩张对儿童教育获得均等化影响的变化过程。研究发现,学前教育扩张明显缩小了高职业权力家庭在入园机会和入公办园中的优势,有效推进了学前教育公平。同时,低职业权力家庭获得学前教育机会的经济代价及其质量应得到关注。农业户口样本中,高职业权力家庭在入园机会和入园质量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