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211565)作者简介:花艳蕉(1989~),女,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生殖内分泌与女性不孕症。通信作者:黄春(1979~),女,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生殖内分泌与女性不孕症。宫腔灌注治疗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的研究进展▲花艳蕉黄春孙燕(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生殖医学科,广西南宁市530021)【提要】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应用宫腔灌注治疗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已成为研究热点,但是宫腔灌注治疗药物的种类、剂量、时机及效果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近年来宫腔灌注治疗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效果提供参考。【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宫腔灌注;子宫内膜容受性;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304(2022)23-2798-04DOI:10.11675/j.issn.0253-4304.2022.23.17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胚胎成功着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子宫内膜容受性导致助孕失败的病例数约占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失败总数的2/3[1]。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允许胚胎定位、黏附、穿透、植入、着床及发育的能力,其与胚胎植入密切相关。子宫内膜厚度是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键因素,宫腔灌注治疗不仅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着床及发育。2018年,《辅助生殖技术中异常子宫内膜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指出,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开展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时,建议采用联合治疗方案,例如联合宫腔灌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干细胞等。近年来,作为促进子宫内膜生长的新技术,宫腔灌注治疗备受关注,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目前宫腔灌注治疗药物的种类、剂量、时机及效果仍存在较大争议。因此,本文对宫腔灌注治疗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CSF)可通过诱导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到修复损伤组织的作用,被称为干细胞的激活剂。2011年,Gleicher等[3]首次报告了接受多种内膜准备方案治疗仍不能改善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经宫腔灌注G-CSF治疗后成功获得妊娠的案例。但也有学者发现,通过宫腔灌注G-CSF治疗后,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种植率及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