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SILUJINGJIYANJIU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文/何计文董振杰韩彦超摘要: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为中小微企业如何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也为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模式。但也面临着供给相对不足,资金规模总体不大、信贷支持力度仍有不少困难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演化博弈模型,通过研究造成供应链金融供需不匹配矛盾的主要原因,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供应链金融;演化博弈模型;发展路径中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活跃了市场经济,还以其数量巨大的优势贡献了超过半数的就业岗位。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中小微企业的长足发展。为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国家推出供应链金融业务,这种业务模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但从近年来的发展来看,中小微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在整个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供应链金融的融资需求远远大于融资供给。弄清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深入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具有积极的意义。一、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自2001年下半年深圳发展银行开启供应链金融试点,到2006年率先推出一系列供应链金融产品以来,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众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也很大程度地拓展了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规模和利润增长点。目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都开展了供应链金融服务业务,且取得了良好的发展。通过对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的梳理,概括来说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呈现出竞争主体多元化、服务客户数量有限、业务融资规模偏低和利润贡献偏低四大主要竞争业态。(一)竞争主体多元化从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业务的主体来看,2019年在全部参与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主体中,供应链管理企业的数量最多,占比高达31.03%;金融机构的数量次之,占全部参与主体的比例为25.12%;B2B平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金融科技服务商占全部参与主体的比例分别为16.12%、4.51%和9.60%(如图1所示)。(二)竞争格局生态化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其中,逐渐形成了以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代表的“资金流”、以核心企业和电商平台为代表的“物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