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9793/j.cnki.1006⁃6411.2022.36.010[工作单位]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200433[作者简介]王小艺,女,本科,主管护师[通信作者]柴梅园[收稿日期]2021⁃09⁃26[文献研究]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护理研究进展王小艺柴梅园[摘要]宫颈癌的治疗手段通常是以手术为主,结合综合性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之一是下肢淋巴水肿。本文通过阐述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现状,归纳了术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护理措施,提出了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护理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借鉴。[关键词]宫颈癌;下肢淋巴水肿;综合护理宫颈癌(cervicalcancer,CC)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1],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每年有新增宫颈癌病例53万,死亡病例约25万,死亡病例中约80%来自发展中国家。2018年我国CC新发病例数10.6万,死亡4.8万[2]。宫颈癌常见治疗的方法有手术和放疗,治疗后出现下肢淋巴水肿(lowerlimblymphedema,LLL)是其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3],具有慢性进展性和难治愈性,不仅引起患者术后疼痛、睡眠不佳及体质量增长等不适症状,甚至增加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同时因患者水肿导致下肢体型发生改变,外观形象和自尊心均受到伤害,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术后生活质量。因此,本文旨在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淋巴水肿的护理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总结综合治疗护理措施在降低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中的应用效果。1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早期宫颈癌(FIGOI期、IIA期)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为广泛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方式可采用开腹、腹腔镜或达芬奇机器人完成[1]。行手术治疗后患者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概率为19.3%,手术联合放疗、仅采用放疗和手术治疗患者的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分别为29.3%、16.3%和8.9%[4],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皮肤麻木、紧绷感等不适[5]。2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相关因素2.1手术因素宫颈癌患者因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引起淋巴结缺如、淋巴管狭窄、闭塞甚至纤维化,淋巴回流的正常通路受阻。当淋巴系统已经不能保持其稳定性,腹部或下肢皮下组织会形成含有蛋白质的液体滞留[6],即为淋巴水肿。王健理等[7]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