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孤岛穿越李卓李卓,80后青年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42期高研班学员,著有《麦田月光》等作品。一陈巨飞说很多人觉得他像马特达蒙,这与我见他的初印象不符。我在篮球场遇见他时,他正在以怪异的姿势投篮。从起跳到落地,在惯性与风的作用下,他的空气刘海完成了一次极限跳跃,使得我窥见一个宽额版本的王宝强。投了几个篮后,我俩开始寒暄。我问他叫什么,写什么的。他说,我写网络文学,笔名是法医秦明,你听过吗?我愣了一下,说法医秦明是不是一个电视剧?他说是的,就是我写的。我有点儿愧怍,说不好意思啊,网络文学关注得不够。他哈哈大笑,说别当真,我叫陈巨飞,安徽人,写诗的。我笑了,说巨飞兄你真喜欢开玩笑,他说,请叫我巨兄。可以说,没有陈巨飞的这一段插科打诨,我是不会动念组织507茶话会的。毕竟在来鲁院之前,我就暗暗给自己做过心理建设,好好读书写作就行,一个朋友交不到也没关系。遇见陈巨飞后,我下单了一个温茶炉、一盒小79散文蜡烛、一个公道杯和五个玻璃杯,又备了两箱5L的水。茶叶我来之前是准备充足的,有普洱、龙井、茉莉花茶、黑茶,喝两个月绰绰有余。万事俱备的时候,我首先邀了巨飞和小朋。小朋姓王,河南洛阳人,《牡丹》杂志的主编。第一天打完球,他跟我在场边聊起了散文和小说,甚是投机,于是二人决定围着院子遛两圈。小朋是70后,相对更沉稳,谈笑间尽显睿智和广博,共情能力也强,总会以难遇知己般的口气说“你说得太对了”,令人不免沾沾自喜。头天喝茶,巨飞大摇大摆空手来了,小朋带来了几本《牡丹》杂志。后面李东也加入了,可惜的是他加入得早,隐遁得也早。李东是个五官标致而立体的陕西帅哥,诗人,儒雅而略腼腆。在后来日渐欢脱的507现场,李东明显有些不适应。某天我对李东说,感觉你不太轻松,他没有否认。大概是李东三十多岁才离开体制开始创业的缘故吧,毕竟这几年不是创业的黄金期,一边是柴米油盐,一边是诗和远方,游离在其间并不容易,我能理解。后来的茶话会时间,他基本都是一个人在宿舍写东西,极少露面。浩斯宝力高的入伙则很有戏剧性。最早我们也是在球场认识,他寡言少语,举止间气度不凡,有人说他是鲁院管理处的领导,众人都深信不疑。一次散场后,他拿个手机到处拍照,引发了我的怀疑:如果他是鲁院领导,一定不会对近处的风景感到这般新鲜。上前一问,才知道是同学,来自内蒙古兴安盟,汉文名字是梁双全。当时不知道是谁怨叹出不得门,他一脸愕然,说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