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1期Journalof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Vol.25No.12023年1月(SocialScienceEdition)Jan.2023收稿日期:2022-11-18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城市治理研究”(21JZD037);华南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城市治理视域下的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研究”(xzgg/N3220050)。作者简介:文宏(1981—),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风险与政府治理。黄毛(1997—),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应急管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题研究·共识凝聚与要素衔接:粤港澳大湾区应急管理共同体建设研究文宏,黄毛(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1)摘要:积极践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形成跨区域的应急管理共同体,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应急管理共同体是维护社会系统稳定和高效运转的重要基础,对跨域整体性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应急管理共同体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向纵深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探索。以府际关系理论为基础,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理念、制度、体制和机制四大要素切入,分析推进应急协同中的管理症结与协同落差。围绕凝聚共识、对接规则、整合资源和融合利益等提出优化路径,丰富中国情境下跨区域应急协同治理理论,为推进应急治理体系和应急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目标靶向和路径参考。关键词:应急管理共同体;共识凝聚;要素衔接;应急协同;粤港澳大湾区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23)01-0016-09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23.01.003一、引言人类已经进入风险社会,致灾因子耦合叠加、新兴风险骈兴错出,风险外溢效应更加显著,这些现状对跨行政区域的应急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1],这为我们推进应急管理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然而,在社会转型期,公众风险感知的复杂性和行动策略的未知性,极大地增加了风险的高度不确定性。例如,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所波及的范围,并非局限于风险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外溢的不确定性。除此之外,新冠感染、非典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也呈现出风险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应急管理的行动策略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回应跨域应急管理协同问题,是实务界和理论界需要共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