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经理世界道路工程与技术0引言公路是现代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从现场踏勘到设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最初的地质勘察、工程选址,到路线设计、方案论证,均需综合考虑公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与环保性。公路路线设计是公路工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与地质条件,科学、合理地设计公路路线,可以提升公路弯度、坡度与工程现场环境的适配度,确保车辆能够在合理的视距、爬坡、超高与曲线下安全行驶,切实提高公路通行的安全性[1]。同时,以环境保护为重要原则的公路路线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对途经区域湿地、林地等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沿线土地的不当侵占,切实提高公路路线设计与选线的环保性,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压力[2]。当前国内外对公路路线设计与选线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所遵循的原则各有特色,有必要对现阶段公路路线设计思路与选线方法加以综合论述,进一步提高公路路线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1公路路线设计基本原则1.1比选原则公路路线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现场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等地质条件,同时兼顾公路路线设计方案的实施经济性与车辆通行安全性。鉴于公路路线设计涉及诸多考虑要素,路线设计的复杂性与技术性较高,因此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统筹能力。设计人员应结合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原则,高度适配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路线方案设计[3]。在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原则优先的情况下设计多组公路路线方案,对各组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认证与比对,根据路线设计的目标与细则进行评分,优选出最适宜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案。1.2安全性原则公路路线设计的安全性原则是指公路路线设计时应全面、详细地踏勘公路途经区域的水土、地域、气候等自然环境,对公路沿线的地下水位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变规律进行模拟与分析,对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风险性空间分布进行评估与预测,有效规避公路工程实施后因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而带来的公路安全问题与车辆行驶安全问题,有效规避当地地下水位过高、土壤含水量过高、公路路基软土等带来的地基稳固性差、公路安全系数低下的问题,切实提高公路的安全性[4]。因此,在公路路线设计时,应充分遵循安全性原则,有效避让危及公路安全的危险区域,并在设计方案中强化安全性工程措施的应用,确保路线设计方案下的公路在后续投入使用过程中不受大规模破坏。1.3经济性原则公路工程通常体量较大、周期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