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经理世界道路工程与技术0引言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各地的交通运输量逐渐增加,因此对于公路的建设需求也日益增大。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在公路建设期间会遇到多种不同的地质条件和问题,其中软土路基问题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常见,为公路的建设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因为软土不同于普通土壤,其会导致路基的强度变低、稳定性能下降,路基作为路面的基础,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能才能保障公路的正常使用。如果软土路基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极易出现较大的变形或者沉降问题,进而导致公路的使用年限降低,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所以对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十分必要[1]。1软土路基的特点及危害1.1软土路基的特点软土指的是濒临水域的细颗粒土,大多出现在滨海、湖泊以及河滩处,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软土间隙又大又多,因此容易吸收储存大量的水分,富含微生物和有机质,进而导致软土路基极易被压缩,很容易出现大范围的不均匀沉降问题。二是软土路基在受到外部压力或者干扰时,极易产生结构损坏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呈现水土分离的状态,从而导致其强度降低。三是软土的土质不均匀,大多数软土路基都是由沉积作用产生的,因此其均匀性不强,极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问题。四是软土路基的透水性较差,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相同量的水倒入在不同种类的土壤中,软土的渗水速度远远慢于其他土壤的渗水速度,因此对软土路面进行处理的难度极大。1.2软土路基对公路施工和使用的危害软土路基的特点和性质导致其对公路施工建设的危害较大,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公路建设出现质量问题,其对公路施工的危害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导致强度变低和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当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难以承受来自上方的荷载时,地基会有很大的概率产生部分或者整体的剪切破坏,从而造成路堤的塌方或者失稳问题。二是容易导致沉降变形问题。软土地基含水量较大,极易在上方的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而且其沉降时间不等,有的在十几年后还在沉降,进而引发路面开裂、横坡变缓等问题,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三是软土地基容易出现液化问题。地震或者车辆运行产生的震动会导致软土地基出现液化或者失稳问题,此外,正常的水循环或者温度变化也会导致软土地基出现管涌或者冻融问题,进而降低其稳定性,影响公路的正常施工和使用。总而言之,以上问题不仅为公路建设增加了较大的难度,也为公路的正常使用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