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研究3January2023SpecialResearchonFinancialServicesforCommonProsperityofFarmersandRuralAreas>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专题一、引言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和谐安定始终是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也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工作(黄季焜,2022),因此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战略问题。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而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推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要求(王益君等,2023),因此分析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的推进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振兴作作者简介:胡雅淇,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博士后;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点研究”(编号:2021MZD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转型研究: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新范式”(编号:72141301)的研究成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其实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需资金若仅仅依靠乡村内部的流通资金和农业产业发展收入是难以支撑的,所以需要依靠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一方面,金融能够与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等形成合力,为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可以促进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助力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表明金融发展程度及其结构对收入分配及城乡收入差距会产生影响,比如在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有利于缓解贫困,而随着金融水平的提高,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则更有利于消除贫困(Kpodar&Singh,2011;Gimet&Lagoarde-Segot,2010)。李瑞等「摘要」金融如何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是事关共同富裕目标能否有效推进的重要议题。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看,一方面,金融要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作用,既要因地制宜地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又要与基础设施结构以及其他制度结构相匹配;另一方面,在共同富裕目标导向下,乡村振兴的推进既要按照“要素禀赋结构-产业结构-制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