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JIAOYUGUANCHA2023年1月第12卷第2期思想政治教育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要素挖掘研究———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为例赵海波1,王金枝1,吴坤2(1.烟台大学海洋学院,山东烟台,264005;2.烟台职业学院汽车与船舶系,山东烟台,264000)[摘要]课程思政要素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基础。与人文学科不同,工科课程思政资源具有隐性特征,其挖掘路径和方法有待深入研究。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制冷空调方向)为例,开展课程思政资源的系统性挖掘,研究了针对专业概论、能源模块、空调工程模块、制冷技术模块和实践课程模块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路径和方法,推动课程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探索建设“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新思路,也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提供借鉴。[关键词]课程思政;工科;能源与动力工程;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23)02-0095-04一、研究背景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教育功能的拓展和补充,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把思想政治元素渗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让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专业学习全过程,达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1]课程思政将思政寓于课程,借课程承载思政,实现人文知识与自然学科的整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2]价值观是学生教育的灵魂。课程思政教学过程是正确价值观渗透和形成的过程。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一个自我感觉幸福的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包括工科、人文学科在内所有学科课程共同面临的新课题,但是学科属性的差异也让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难度不一。人文思政课程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教学过程突出“道”的掌握及应用,思想政治导向显著[3],课程思政开展相对容易。工科则侧重于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突出“术”的掌握及应用[4],课程思政元素具有隐性特征,教师教学只关注知识传授,存在思政内容缺失或嵌入不自然、内容空洞等问题[5],无法与所讲授内容同频共振,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工科专业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需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任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需要在系统顶层设计、思政人才队伍建设、明确课程思政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手段等方面综合发力。[6]其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