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与管理TECHNOLOGYANDMARKETVol.30,No.2,2023共享员工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姚乐(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9)摘要:通过对共享员工概念模式的探究,分析共享员工的背景及现状,结合政府、企业应对的措施提出了建议对策以及共享员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关键词:共享员工;用工模式;共享经济doi:10.3969/j.issn.1006-8554.2023.02.0440引言2020年3月,北京盒马鲜生和云海肴餐饮企业在北京商业协会的协调下,云海肴餐饮企业停工在家的400多名员工进入盒马鲜生工作。这开启了在疫情下,企业应对劳动力供需失衡的自救措施,也使共享员工走入到台前。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线上共享模式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趋势,行业及企业之间改变了原来传统的资源共享模式,以员工为基础,产生了共享员工这种新的用工模式。共享员工成为不同行业之间的企业间解决劳动力供需矛盾的有效方式。1共享员工模式概述共享员工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为了调整周期性的用工短缺或过剩,不同的用人单位在尊重员工意愿、达成各方共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将闲置的员工进行跨界劳动力资源共享,分配给有需要的用人单位,是一种多方局面合作共赢的用工新模式。经过短期培训后,员工即可上岗工作,并可以根据双方企业签订的合同上的相关协议去获得相应的报酬。这种新型合作关系打破了传统的用工模式,存在着特殊的三方用工关系。共享员工从其用工模式来看,其本质还是灵活用工范畴,企业实践操作基本是以兼职或临时用工形式进行。但与传统的用工模式相比,共享员工模式自身存在一定的特点。共享员工具有跨界性的特点,是企业面临短期经济压力下,不同行业和产业的“用工荒”和“闲工慌”相互对接,实现共享员工的跨界合作,这里面包括了不同工种、企业、岗位的对接。共享员工还具有临时性特点,在面临劳动力供需失衡时进行临时安排调配,并不是企业正常用工模式。同时,共享员工也具有非营利性特点,企业之间员工的调配并不是长期经营盈利项目,主要还是应对突发事件解决企业的待岗待业问题,缓解企业运营压力。2共享员工模式实施分析2.1不同企业之间达成共享合作模式疫情期间餐饮酒店歇业,出现大量的富余员工,而同期电商物流企业出现大量劳动力缺口,企业间共享员工解决了人员供需失衡问题,这就是典型的企业之间共享合作模式。企业之间共享合作模式具体是指:由不同企业之间进行员工共享,企业与企业之间商讨并签订关于共享员工的岗位、工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