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的宪法逻辑*①蒋盼1,2(1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2四川大学人权法律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207)摘要:共同富裕是宪法学的一项重要议题。共同富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社会正义为目的,以维护人格尊严为旨归,在这三重意义上构成了宪法与共同富裕理念的价值关联。共同富裕理念中的“共同”和“富裕”的关系在历次制宪和修宪中的变化,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共同富裕内涵理解的不断深入。共同富裕的宪法表达可见于宪法原则、国家目标、经济制度以及基本权利四个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富裕宪法规范体系。现行宪法要求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且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共同富裕保障体系,不仅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宪法依据,也为共同富裕的相关立法及其保障确立了具体路径,使公民藉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与社会服务享有平等的待遇,进而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朝着和谐、稳定与有序的方向前进,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关键词:共同富裕宪法价值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法治途径中图分类号:D92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4641.2022.05.09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贫富分化明显、收入差距过大等。据统计,“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333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5836元”。[1]对此,2021年3月,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对促进共同富裕作了具体要求,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2]这意味着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绝对贫困问[收稿日期]:2022-07-1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富裕研究”(21BKS136)、四川大学“智慧法治”超前部署学科(SCULAIW)。[作者简介]:蒋盼,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大学人权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助理,研究方向:宪法学。2022年第5期总第288期SEEKTRUTHFROMF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