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钙磷结合剂容易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口不含钙磷结合剂价格昂贵,均有一定弊端[5]。血磷主要来源于食物,限磷饮食是控制高磷血症最基本的措施[6]。长期以来,临床上主要关注透析患者的血磷情况,慢性肾脏病3-5期高血磷非透析患者的血磷控制得不到足够重视,应该加强此阶段高血磷患者的低磷饮食教育,在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之前将血磷维持在理想水平,减少肾性骨病的发生。磷含量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几乎每种食物都含有磷,且磷是多种食物防腐剂的主要成分,其肠道吸收率约为100%。有调查数据显示,高磷血症患者中约65%存在不合理饮食,服药依从性差、不重视血磷、缺乏低磷饮食相关知识是血磷水平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7]。因此,高磷血症患者的饮食管理在降磷措施中尤为重要。而在本研究的调查中发现患者低磷饮食行为多处在行动的前期,且多数患者过度依赖药物降磷,对如何避免高磷食物及挑选低磷食物知识缺乏,对通过低磷饮食降磷的信念不足,低磷饮食意识淡薄、依从性差。与关注结果相比,行为转变的发展阶段和过程往往更为重要。行为的转变过程是渐进、分阶段、螺旋式的复杂过程,这种改变可能是前进式的良性发展,也可能出现倒退恶化的逆向发展。研究结果显示,运用多阶段改变理论的特点对高血磷患者进行饮食管理,提高了患者饮食依从的态度和行为,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磷和钙磷乘积,低磷饮食的降磷效果非常可观,值得在临床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患者中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ZHANGL,WANGF,WANGL,etal.PrevalenceofchronickidneydiseaseinChina:across-sectionalsur⁃vey[J].Lancet,2012,379(9818):815-22.[2]姜鸿,徐志宏,张凌,etal.慢性肾脏病3~5期透析前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的调查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2,7(07):360-364.[3]魏青,汤日宁,刘必成.慢性肾脏病患者高磷血症的危害性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6(11):1041-1043.[4]王金宝,张金玉,周健美,etal.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iPTH代谢异常的调查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6,2(02):333-334.[5]陈孜瑾,陈楠.从KDOQI到KDIGO指南解读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J].中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