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3379/j.issn.1003-8825.202205009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公路桥梁岸坡全寿命周期稳定性研究王文博,汪涯(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65)摘要:以内蒙古某高速公路萨岭河特大桥右侧岸坡为研究对象,将全寿命周期分为天然、施工及运营3个分析周期,根据施工组织分为8个分析阶段,确定各阶段不同的稳定性评价标准,进行三维岸坡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各阶段的桥梁岸坡稳定性均满足建设要求,除#14墩承台平台右侧开挖需设置钢板桩支护外,均无需增加预加固或支护工程。关键词:公路工程;岸坡稳定性;全寿命周期;分析周期;最不利安全系数中图分类号:TU4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8825(2023)01−0207−050引言桥梁岸坡规模巨大,地形多变,桥梁承台平台的开挖、大型机具的钻孔施工均影响着桥梁岸坡的稳定性,若设计阶段未进行合理的分析,施工阶段由设计变更产生的工程浪费是巨大的。因此,近年桥梁岸坡的稳定性成为公路工程界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4],从天然边坡的正常工况、降雨工况及地震工况三个角度进行稳定性分析,但均未对桥梁岸坡的施工及运营阶段的稳定性作分析。近5年来,从中国、美国及欧洲相继发生的桥梁垮塌事故来看,桥梁岸坡主要在施工及运营阶段发生失稳破坏,有的在承台开挖时产生局部溜滑,也有在桩基施打、钢板桩支护时发生失稳破坏,而天然工况下失稳的事故较少。因此,应从桥梁岸坡的全寿命周期出发,以天然边坡的稳定性做对照参考,重点考虑施工与运营阶段的岸坡稳定性,且应结合现场工程地质条件拟定施工组织,结合设计中建议的施工组织顺序建立岸坡模型。稳定性分析时设计人员参照规范进行评价时均采用统一标准,即天然岸坡正常工况与施工阶段正常工况的岸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取值相同,显然偏保守。天然岸坡评价时还未修建公路桥梁等重要建筑物,安全系数应结合规范取其下限,施工阶段的安全系数应按照临时工程参照规范取值,运营阶段的安全系数应结合规范取其上限,这样更适合工程的实际需要,取值合理,减少潜在的工程浪费。本文以内蒙古某高速公路萨岭河特大桥右侧岸坡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确定岸坡在不同阶段的稳定性评价标准,分析该特大桥岸坡在自然边坡、不同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的全寿命周期稳定性,为研究人员和设计者提供参考。1桥址区概况1.1地形地貌特征该特大桥主桥为主跨9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