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论坛传媒论坛2023年第2期(总第122期)一、空间理论及其内涵空间理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关于事物存在和活动状态描述和解释的一个概念体系。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时间维度,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列斐福尔、哈维等人的推动下,其研究范式经历了一个“空间转向”。随着人们对空间的认识不断深化,空间的内涵在逐步拓展,空间概念不再局限于可感知的具有物理属性的实体空间,符号和精神层面的文化空间也被纳入空间的范畴,其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凸显。如一处自然景观,如果没有人的实践介入,那么它只是单纯的自然空间实体,当有名人驻留赋诗时,就为其注入了人的主观化意义,使得该实体空间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景观,而是促使其转化为一处文化空间。但无论哪一层次的空间,当它成为人类的一种认知形式时,空间就自然具有人类社会产品意义,空间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对其背后反映的社会和时代特征的研究。二、古村落的空间价值古村落作为承载人类实践过程的产物,本身也是一个空间系统,古村落的空间系统包含两个层次,第一是村落的自然景观、道路、建筑等构成的物质空间;第二层次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们的心理感受、社会文化等无形的意义空间。作为一种人类实践活动形式,古村落的空间系统不仅作为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且还通过主体的能动作用与当下现实需要互动,生成特定的价值。尤其是在当前乡村振兴深入推进,文化振兴成为乡村建设重要内生动力的大背景下,村落空间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而产生多重价值。一方面,古村落物质空间承载的景观、建筑、街巷等有形的文化遗产可以进一步被改造提取,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和居民收入增长;另一方面,通过符号层面的传播和意义植入为古村落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树立地方形象,传承和保留居民的乡土记忆。三、马栏村概况马栏村下辖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最早见于明代典籍,古时为圈养马匹之地,故得名“马栏”,后历经明清两代、民国特别是抗战时期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马栏村。由于其发展进程横跨多个历史时期,村落空间积淀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不仅有龙王庙、大戏台、碾子等见证京西古村落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同时还有萧克将军、邓华将军所领导的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此外,马栏村自然资源禀赋,除了富饶的煤炭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也是一大优势,全村风景秀丽,山环水绕,为当地空间价值的利用和挖掘提供了更多可能。基于丰富的空间资源,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