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科学技术创新公路路面抗滑表层施工技术应用张振海(中交(青岛)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山东青岛)前言在现代化高等级公路出现并迅速发展过程中,沥青路面因特有力学强度大、行车平稳、振动噪声小的优势得到大面积应用。但是,公路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存在较多问题。一旦公路路面表层抗滑能力下降,车辆轮胎、公路路面之间的接触摩擦力将显著减弱,埋下车辆转弯滑移或车辆制动失控风险。基于此,探究公路路面抗滑表面施工技术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1公路路面抗滑表层施工方案1.1公路工程概述一公路工程全长94.56km。工程处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一年内平均气温为14.4℃,绝对最高气温为41.2℃,绝对最低气温为-12.2℃;一年内,公路所在区域降水量为930mm,7月份到8月份降水量较为集中。1.2抗滑表层处理方案设计根据机械-分子共同作用理论,公路路面与车辆轮胎之间的摩擦由粘附力、范德华力、弹性变形力、微凸体切削力组成,总体表现为公路路面与车辆轮胎接触粘附力、轮胎滞后变形的共同作用,其中粘附力源于轮胎橡胶分子、内部材料分子的分子键,受路面微观纹理作用;轮胎滞后变形则表现为橡胶材质轮胎在公路路面接触滚动下产生的挤压-变形-恢复活动,存在能量损失[1]。基于此,可以综合考虑公路路面表层宏观形貌、微观纹理构造,选择适宜的抗滑表层结构。图1公路路面表层抗滑移处理结构图1中,1为改性SBS沥青细粒式混合料层;2为改性SBS沥青中粒式混合料层;3为路面下面层;4为路面基层。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抗滑移要求,选择密实型级配。密实型级配中,矿粉含量小于等于0.075mm;粒径为0.075mm~0.6mm时,表观密度为2.920g/cm3,平均密度为2.742g/cm3;粒径为0.6mm~2.36mm时,表观密度为3.024g/cm3,平均密度为3.024g/cm3;粒径为2.36mm~4.75mm时,表观密度为3.135g/cm3,平均密度为3.135g/cm3;粒径为4.75mm~9.5mm时,毛体积密度为3.015g/cm3,表观密度为3.089g/cm3,平均密度为3.052g/cm3;粒径为9.5mm~13.2mm时,毛体积密度为3.040g/cm3,表观密度为3.096g/cm3,平均密度为3.068g/cm3;粒径为摘要:交通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地共有的问题,道路交通事故多数与路面表层抗滑能力下降有关。因此,从公路路面抗滑表层施工着手,分析了路面抗滑表层施工方案,论述了路面抗滑表层处理要点,希望为公路路面抗滑表层处理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公路;路面;抗滑表层施工中图分类号:U4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390(2023)04-0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