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经理世界运输经济与管理0引言随着我国公路路网的逐步完善,项目业主对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总成本及项目价值要求越来越高。项目建设实施阶段作为整个项目周期举足轻重的阶段,需要选择一个专业化企业承包,以此实现项目增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及工程管理模式实战经验,越来越多的项目采用EPC总承包模式,通过设计引领,全局精细谋划,动态管理,设计与施工的深度融合,实现了“1+1”大于2的项目效益[1]。1EPC总承包模式含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项目管理工作要求的日益提高,我国工程的管理模式由传统模式向总承包模式进行转变,因此也迫使承包企业向综合承包转变。EPC总承包模式是早期从国外引进的一种项目管理模式,在我国大型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比较普遍,经过多年的摸索、完善,取得了很大进步,对公路施工企业有巨大影响。近年来,我国正在大力推广EPC模式,由于项目管理的模式和经验还有所不足,导致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应该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进行全面调整,使该模式的应用效果能够达到最佳。EPC总承包模式是项目业主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模式,承包企业从过去单一设计承包、施工承包、采购承包变为综合承包企业。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项目业主只需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只考虑总工期、总造价和工程的质量安全等,不需要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自己招募专业人才,建立项目管理团队[2]。企业进行项目的整体管理,对缩短工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对工程质量、工期、成本进行总体控制,符合业主需要。由于工程的复杂程度,工作交叉界面众多,EPC模式也减少了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等现象的发生。1.1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EPC总承包模式在国内已经走过约40年的历程,经过各种工程不断优化和验证,项目业主对于EPC总承包模式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具体实施措施日趋完善。EPC总承包合同中对项目规模、质量、工期等内容都有明确规定,一般用总价合同,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工程资源和资金的合理使用。与传统项目模式相比,项目业主不需要额外的投入就能实现预期目标,使地方财政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同时,由于设计、采购、工程施工各阶段都需要相关专业的人员配合完成,使工程管理更加简单。项目业主仅需招聘总承包单位,招标次数和招标周期都有所缩短,有效地缩短了项目的周期,为项目业主提供了工期效益。EPC总承包模式利于设计、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