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023.04/UrbanandRuralPlanningandDesign城乡规划·设计1引言新时期共享单车运营企业承担着大批居民的通勤任务,“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1]。随着城市交通智能化发展,共享出行已经与城市慢行交通体系融合,然而在城市机动车数量日益增多的条件下,从社会发展、交通量需求、人车互动等多方面来讲,仍然存在交通冲突情况,不符合当前城市运行要求。因此,从共享出行新发展视角出发,探究其对城市交通环境的新影响。研究以非机动车道为研究对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尽量减小各类交通工具之间的矛盾与干扰[2],进而探索新的城市交通模式,促进我国城市交通网络的可持续发展。2非机动车车道状况调查国内数据显示,中国白领在2021年使用共享单车的比例为65.6%,但由于行业的变化及其他因素,共享单车的用户规模在过去两年里一直维持在约2.5亿人,数量依然庞大。《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电单车骑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将中国36个主要城市的共享单车骑行特点、规律和整年的变化情况与2021年的指标进行了比较。《报告》从“活力骑行”“轨道骑行”“减碳骑行”“高效骑行”四个维度构建了“十大骑行指数”。从《报告》可以看出,共享单车短程出行的需求大幅度下降,2km以上的中长程距离均有显著增加,共享单车轨道周边的骑行距离增长幅度较大(见图1)。《报告》中兰州市在日均骑行距离、活跃用户单次骑行时常、站点接驳单车平均出行距离方面,分别排名第一、第二、第三,且单次骑行距离在2km以上的分布最多。摘要在“智慧城市”“绿色出行”等全球共识背景下,建设步行、骑行友好型城市成为新时期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作为城市慢行系统的一部分,共享单车不仅可以满足基本出行,服务公交接驳,提升交通韧性,还逐步影响市民的出行方式和城市空间格局。如何精准解决共享单车在城市非机动车道和道路网络中所面临的问题是当前亟待探讨的问题。为了优化城市非机动车道优及路网,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和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兰州市城区主要道路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城市共享单车的最前沿资料和优化案例提出对策,为我国非机动车道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关键词共享单车;非机动车道;路网改良;优化设计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ADOI10.19892/j.cnki.csjz.2023.04.30AbstractUndertheglobalconsensusof“smartcity”and“greentravel”,buildingpedestrian-friendlyandbiking-friendlycitieshasb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