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点及优化路径马露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工匠精神是党的精神谱系中首批纳入且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工匠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作用突出,功绩显著。工匠精神的独特内涵与外延更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必备内容。对此,本文在介绍将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与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以期为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创造优良的环境,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关键词:工匠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者简介:马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新疆师范大学智库招标课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润疆工程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K202266B)工匠精神是风雨来临时,各族人民不畏困难困苦,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鼓舞,不仅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更是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工匠精神反映着工匠们对细节的高要求,品质的严把控,执着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态度。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发展还是对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一)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当今科学技术和发达网络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给大学生择业和就业方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程设置必须满足社会各行业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找准工匠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融入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引领作用,由此不仅可以使学生系统的学习工匠精神的内涵、价值、意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还可以使青年学生的思想平稳成熟更加脚踏实地的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投身于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价值,真正做到爱岗敬业。(二)有助于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实践效果在课程内容中增添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时事报道和新闻案例及大国工匠的养成故事等,在课程方面可增加实践教学活动,设置有关“工匠精神”的专题活动,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耐力与专注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开展“大国工匠”人物宣讲活动、辩论赛、手工制作展览会,打破以往局限于理论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