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2-07-02作者简介:韩职阳(1985—),女,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祝木伟(1970—),男,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青年教师专项课题“新时代‘一元主体、协同共建’大学生劳动教育模式研究”(C-c/2021/03/69);江苏省社会科学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项目“苏北县域经济产教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苏社联发〔2020〕96号)。共建共享理念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理路韩职阳1,3,祝木伟2(1.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徐州221140;2.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江苏徐州221140;3.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徐州221008)摘要:共建共享理念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奋斗理想,掌握劳动实践综合能力,树立社会主义劳动担当意识。当前,大学生参与主体劳动教育观念薄弱,共建格局尚未有序形成;共建主体相对分散,难以形成殷实劳动教育合力;制度保障略显不足,共建育人缺乏有效指引是大学生劳动教育协同共建既定目标达成的现实困境。因此,需要树立正确育人理念,营造良好环境氛围;畅通共建对话渠道,凝聚共建合力;做好顶层设计,以制度保障系统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关键词:共建共享;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意蕴;实践理路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3118(2023)01-0028-05第37卷第1期2023年2月白城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BaichengNormalUniversityNo.12023Vol.37Feb.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其中,共建共享是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其内涵要义为:“全体人民在‘共建’中各尽其能,在‘共享’中各得其所。”[1]共建共享理念下大学生劳动教育是指遵循劳动教育及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以共建共享理念为指引,充分激发家庭、学校、社会组织等参与主体劳动教育积极性及主动性,凝聚育人功能,形成育人合力,构筑起“家校社”协同共建育人良好机制,旨在培养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技能、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2]的劳动理念及方式,而在协同共建的同时,各主体教学理念相互影响,从而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形成多方共享。自2018年开始,中共中央多次强调要将“劳”纳入教育方针,明确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突破。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要联合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