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现高速信息化战略融合的研究摘要:企业信息化战略的融合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的开展而被提到战略高度上的交叉研究领域,通过和几种战略整合模型的比拟分析,提出从战略制定的同时制定出企业信息化战略的战略融合,它的主线就是基于企业价值链的,但是还要相应的对战略制定时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关键词:战略融合;企业价值链;企业信息化战略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informatization),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信息化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1)企业信息化是以IT与先进管理思想的结合应用为根底;(2)企业信息化是依赖IT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集成的信息系统;(3)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4)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持续改良的动态过程。企业信息化的现状我国企业信息化起步于70年代中期,80年代掀起了高潮,进入90年代以来迈进了一个新的开展阶段。就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而言,仍落后于兴旺国家l0到20年左右,并且各行业与各类型企业开展不平衡。〔1〕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成效,但整体水平较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到达新的广度和深度。目前,计算机在企业的应用已经从单项应用向集成化、综合化和网络化开展,重点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已经根本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重大信息工程推广应用获得了较大进展。据国家经贸委近期的调查说明:300家国家重点企业中有80%以上已经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70%以上接入了因特网,5O%以上建立了内部局域网。但是从总体上看,150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仅有1半实现了信息化,中小企业中实现了信息化的比例那么更低,可以说我国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2〕企业信息化开展非常不平衡企业信息化开展水平与普及程度因企业类型、行业归属和所处地区经济状况而存在很大异。从企业类型上看,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国际开拓能力的外向型企业、和新近开展起来高效益企业信息化开展较快;而中小企业、竞争性较差、效益较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