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的距离保护李薇薇目录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阻抗继电器分类与特性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实用方向阻抗元件的原理选相元件过度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距离保护概述1、距离保护的作用原因对长距离、重负荷线路,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可能与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短路电流相差甚微,采用过电流保护,其灵敏性也常常不能满足要求。在高电压、结构复杂的电网中,自适应电流保护的优点还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电流保护区随系统运行方式而变化,有时电流速断保护或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将变得很小,甚至没有保护区。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工作原理: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该距离的大小确定动作时限的一种继电保护装置。特点:故障点距保护安装处越近时,保护的动作时限就越短;反之,故障点距保护安装处越远时,保护的动作时限就越长。故障点总是由离故障点近的保护首先动作切除,从而保证了在任何形状的电网中,故障线路都能有选择性的被切除。距离保护核心元件阻抗继电器测量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方向阻抗继电器不仅能测量阻抗的大小,而且还应能测量出故障点的方向。原理:测量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实际上是测量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线路距离。距离保护原理距离保护是由阻抗继电器完成电压、电流比值测量,根据比值的大小来判断故障的远近,并利用故障的远近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通常将该比值称为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表示为:正常运行时,加在阻抗继电器上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电流为负荷电流,此时测量阻抗就是负荷阻抗:发生故障时,距离保护的主要组成元件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原理框图•(1)起动回路•(2)测量回路(ZⅠ,ZⅡ,ZⅢ)(1)I段瞬时动作,为保证选择性,保护区不能伸出本线路,即测量阻抗小于本线路阻抗时动作。引入可靠系数(0.8~0.85),保护1的I段动作阻抗为:(2)II段延时动作,为保证选择性,保护区不能伸出相邻线路I段保护区,即测量阻抗小于本线路阻抗与相邻线路I段动作阻抗之和时动作。引入可靠系数(一般取0.8),保护1的II段动作阻抗为(3)III段除了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外,还要作为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其测量阻抗小于负荷阻抗时起动,故动作阻抗小于最小的负荷阻抗。动作时间与电流保护III段时间有相同的配置原则,即大于相邻线路最长的动作时间。阻抗继电器阻抗继电器是距离保护的核心元件,它的作用是用来测量保护安装处到故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