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管理及其他Managementandother中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一体化教学探究赵红摘要:新形势下,“金属材料热处理”是机械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更加倾向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目前“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中需要落实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课程内容与人才需求脱节、职业知识掌握不牢等问题。此时,就需要中职教师在“做中学”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的需要,提取《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职业的能力指标,落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实训或职业环境,对接市场人才需求,提高实践能力。关键词:中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一体化随着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概念的提出,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慢慢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标尺。在发展的历程中,对自动化生产模式的需求日益增长,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也开始逐渐的扩大。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众多的教育类型之一,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呈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缓解了人民群众的教育矛盾,与此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在我国转型的重要时期,机械类专业也需要在“宽口径,厚基础”的基础上,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需要的实践能力较强,不仅需要满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理念,还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满足“做中学”的发展需求。学生在实践的历程中,不仅需要学习基础知识,还需要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团队内的共同合作、职场间的相互交流与爱岗敬业的精神。但是,当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落实中,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缺乏针对性,与职业环境和职业岗位相关性不大,课程设计和实践中涉及到的职业教育部分较少。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衔接性不强,课程目标与企业需求不符,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全面的视野下,以岗位为载体选择适应学生和企业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建立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质量,缓解其中的矛盾与问题。1中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一体化教学路径1.1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体化课程设计第一,课程目标与就业需求相符。从现实的角度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与不少的行业都存在着较大的关系。在制定课程标准的时候,需要以典型的岗位为载体,探究这些岗位中需要的职业能力。将理论知识置于职业环境中进行实践,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