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诈宣传背景下警民合作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_李宇晨.pdf
下载文档

ID:421541

大小:1.20MB

页数:1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宣传 背景 下警民 合作 意愿 影响 机制 研究 李宇晨
年第 期.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总第 期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涉众型经济犯罪受害人非理性信任行为与治理策略研究”()。作者简介:李宇晨,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安管理、警民关系。李 辉,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安管理、警民关系。贾鼎.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公众参与环境公共决策意愿分析 .当代经济管理,().史雨星,李超琼,赵敏娟.非市场价值认知、社会资本对农户耕地保护合作意愿的影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陆敬筠,仲伟俊,梅姝娥.电子公共服务公众参与度的实证分析 .情报科学,().,.,:.,().高静美,郭劲光.企业网络中的信任机制及信任差异性分析 .南开管理评论,().反诈宣传背景下警民合作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李宇晨 李 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内容摘要: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解构反诈宣传中公众风险认知对警民合作意愿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公众满意度与警民信任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公众风险认知对警民合作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众满意度和警民信任在公众风险认知对警民合作意愿的影响过程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论,从警方宣传形式、多元主体协作、公众满意度和警民信任四个方面,提出增强反诈宣传中警民合作意愿的实践建议。关键词:反诈宣传;警民合作意愿;风险认知;公众满意度;警民信任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鉴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生的时空特点,此类案件的破案率相对较低。因此,通过反诈宣传提升公众的风险认知水平和防范意识,在全社会建起反诈意识高墙至关重要。当前,公安机关在全社会开展了大范围、多形式的反诈宣传。根据反诈宣传中公众的参与程度,可以将警方的反诈宣传分为三类。一是公安机关与其他政府部门通过短信、传单、横幅以及借助新闻媒体,向公众进行的反诈宣传。这种宣传方式不需要警察与公众之间直接的互动,对公众参与程度要求不高。二是公安机关通过企业、单位、社区、学校等作为纽带,以座谈或讲座的形式开展反诈宣讲。相较于前一种宣传方式,这种宣传方式效果更好,对公众参与程度的要求也更高。三是公安机关基于部门职能所独立开展的反诈宣传活动,包括开展反诈宣传主题日活动、推广国家反诈中心 和高风险人员的宣传劝阻等。这种宣传方式实际效果最为明显,对公众参与程度的要求最高。然而,在实践中,警方开展反诈宣传却面临这样的窘境:对公众参与程度要求越高,实际效果越好的宣传方式,公众的参与意愿却越低。这种情况极大地困扰着警方深入推进反诈宣传工作,也是当前提升反诈宣传效果亟需破解的难题。反诈宣传中,警察与公众的关系实质上是双方之间的合作,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人的行为是由其为意愿所决定。因此,对于公众参与程度低这个行为,可以引用警民合作意愿来诠释。在反诈宣传中,公众与警察的合作意愿对反诈宣传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公众不愿意参与、配合警方的反诈宣传,或者对于警方的反诈宣传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都会使反诈宣传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何提升反诈宣传过程中的警民合作意愿对于警方深入有效地开展反诈宣传工作至关重要。有关合作意愿文献表明,公众对于合作的价值感知会影响公众参与合作的意愿。就合作意愿属于一种行为意愿的本质而言,合作意愿也会受到合作参与者对合作关系满意度的影响。信任是影响合作意愿重要因素,能够通过影响参与者的心理过程,增加参与者感受到的预期收益,从而提高参与者的合作意愿水平。从当前反诈宣传的实践来看,影响反诈宣传过程中警民合作意愿的三个关键在于:第一,公众是否认为警察有必要开展反诈宣传。即,公众是否能够认识到警察开展反诈宣传的价值,而这取决于公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风险认知水平。第二,警察的反诈宣传工作是否能够使公众感到满意从而愿意接受。第三,公众是否愿意相信警察所做的反诈宣传工作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并切实有效。概言之,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公众风险认知、公众满意度和警民信任都是影响反诈宣传中警民合作意愿的关键因素。根据上述分析,本研究选取公众风险认知、公众满意度、警民信任作为反诈宣传中影响警民合作意愿的主要因素,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探索并验证反诈宣传背景下,公众风险认知、公众满意度、警民信任对警民合作意愿的影响机制。在理论层面,本研究尝试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反诈宣传中的警民合作意愿进行深层次的讨论,丰富警民合作意愿的研究成果。在实践层面,本研究试图在反诈宣传的实践中找出提升警民合作意愿的治理路径,强化公众参与配合警方反诈宣传的意愿,进而促进公众在反诈宣传中的参与行为,最终达到提升反诈宣传效果、有效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生的目的。二、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一)反诈宣传中公众风险认知与警民合作意愿的关系合作意愿是指行动者在合作愿望和要求的支配下所表现出愿意与人合作的意识倾向,同时包含继续维持合作关系的意愿以及愿意进行合作的倾向。据此,本研究将警民合作意愿定义为警察与公众为达到共同的合作目标,而进行合作的倾向以及继续维持合作关系的愿望。由于反诈宣传是警察群体的本职工作,所以本研究重点调查分析公众对警察的合作意愿,用以近似性替代警民合作意愿。风险认知是指个体对危险发生可能性及其严重性的主观判断。在反诈宣传这一背景下,对于公众而言,危险即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因此,本文将反诈宣传中的公众风险认知定义为,公众基于本人知识和经历,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生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主观判断。个体的行为由其行为意愿决定,个体主观认知对行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在本研究中,公众的行为意愿即参与警民合作的意愿。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公众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风险认知,会影响公众在反诈宣传中的合作意愿,原因在于公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风险认知程度越高,警察所开展的反诈宣传在公众主观认知中的价值就越高,公众在反诈宣传中参与警民合作的意愿就越强。换言之,相较于低风险认知的公众而言,高风险认知的公众对于反诈宣传的价值感知更强,因而可能对反诈宣传秉持更高的偏爱程度,在反诈宣传中与警察合作的意愿更为强烈。基于以上论述,提出以下假设:反诈宣传中,公众风险认知正向影响警民合作意愿。(二)公众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公众满意度”的概念最早由 提出,用来表示公众将对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感知与预期期望进行比较后的心理状态。本研究将反诈宣传背景下的公众满意度界定为,公众将对警方反诈宣传工作的实际感知与预期期望进行比较后的心理状态。公众对于反诈宣传的满意度与公众的风险认知有着内在的联系。在最早对满意度进行研究的李宇晨,李 辉:反诈宣传背景下警民合作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李辉,李想.涉警负面事件后警民合作机理研究 基于双中介因素的实证分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刘加凤.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分析 .高教探索,().,.消费心理学领域,有研究认为满意对未来的行为倾向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而顾客感知价值则是满意的重要前因。其中,感知价值不依赖于产品或服务是否使用,它可存在于购买前,但是满意必须依赖于使用后的经验和感受,因此可以说感知价值是满意的前因。与此类似,从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来看,警察的反诈宣传可以看作是警察组织向公众提供的一种服务。公众对电诈风险的认知程度能够影响公众对警察反诈宣传的感知价值,进而影响公众对于警察反诈宣传的满意度。具体而言,当公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风险认知水平较低时,公众对警察开展反诈宣传的必要性和实际价值认识不足,因此,在面对警察的反诈宣传时,其感知价值并不明显,对警察反诈宣传的满意度就相对较低。相反,当公众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风险的认知水平较高时,公众更能够理解警察反诈宣传的必要性和实际价值,对警察反诈宣传的满意度相对较高。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在合作过程中,合作主体之间一般都会遵循互惠原则。在反诈宣传中,警民合作意愿的心理基础在于,公众认为警察所做的反诈宣传工作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公众对反诈宣传工作的满意度越高,意味着公众认为警察在维护公众利益方面做得越好,本着互惠的原则,公众便更有可能给予警察反诈宣传工作以支持与配合,警民合作意愿更加强烈。总之,在反诈宣传中,随着公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风险认知不断深化,公众在警察的反诈宣传中会抱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能够深刻理解警察开展反诈宣传的必要性和实际价值,从而能够在反诈宣传中拥有更加明显价值感知,进而对警察反诈宣传的满意度也会更高。这种由感知价值的提升而带来的满意度的增加,会使公众对反诈宣传中的警民互动有更好的体验感和更多的获得感,从而进一步激发警民合作意愿。据此,提出以下假设:在反诈宣传中,公众风险认知正向影响公众满意度。:在反诈宣传中,公众满意度正向影响警民合作意愿。:在反诈宣传中,公众满意度在公众风险认知对警民合作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三)警民信任的中介作用以往研究认为,公众对犯罪的感知会负向影响公众对警察的信任,但这种负向影响成立的前提在于公众会将犯罪的发生归咎于警察履行职责不力,即公众认为犯罪的高发反映了警察效能的不足。而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风险认知水平能够反映公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总体认知程度,这意味着公众能够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作出更为合理的归因,而非简单归咎于警察能力的不足或警察职责履行的懈怠。此外,公众风险认知是公众基于本人知识和经历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生概率及其后果的主观判断,反映了公众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客观形势的主观认识。公众风险认知所依据的信息,实际上也是公众了解警察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信息,因此,公众基于本人知识和经历所形成的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风险的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众对警察反诈工作的了解。一般而言,双方的相互了解是信任得以建立的途径之一。公众对警察反诈工作了解程度的加深,有助于增强警民之间的信任水平。根据以上论述,在反诈宣传中,公众风险认知水平的提升意味着公众会对反诈宣传产生更高的感知价值,也反映了公众对警察反诈工作的了解和理解程度的加深。伴随公众对警察反诈宣传工作感知价值的提升和了解程度的加深,公众便更能从维护自身的利益角度理解警方的反诈宣传工作,在反诈宣传中对警察信任水平就会提升。而警民之间信任水平的提升为警民合作提供了更李宇晨,李 辉:反诈宣传背景下警民合作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徐彪.公共危机事件后政府信任受损及修复机理 基于归因理论的分析和情景实验 .公共管理学报,().赵文红,邵建春,尉俊东.参与度、信任与合作效果的关系 基于中国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的实证分析 .南开管理评论,()为坚实的关系基础,从而有助于激发反诈宣传中的警民合作意愿。据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在反诈宣传中,公众风险认知正向影响警民信任。:在反诈宣传中,警民信任正向影响警民合作意愿。:在反诈宣传中,警民信任在公众风险认知对警民合作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四)公众满意度与警民信任的链式中介作用公众满意度的概念是伴随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推进应运而生的,是评价政府绩效的重要指标,而政府绩效与政府信任紧密相连。警民信任在本质上侧重于政府信任的属性。已有研究表明,公众满意度是影响公众对政府信任度的关键因素,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越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越高。实践中公众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风险的充分认知,意味着公众能够正确的理解警方开展反诈宣传的必要性,更加贴近警方开展反诈宣传的本因去认识反诈宣传的意义与价值,对反诈宣传产生较高的价值感知,从而在反诈宣传中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合作双方在合作中的共享价值会增强双方的相互信任,进而加强双方的合作,关系双方对关系的满意度增加能够增进关系双方的相互信任。故本研究认为,反诈宣传中公众满意度的提升同样会增强公众对于警察的信任,进而加强警民之间的合作。鉴于此,结合前文假设 和假设,本研究认为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