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摘要:符号意识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本质,帮助学生用最数学化的方法学数学。符号系统是数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数学高阶思维的核心元素。加强符号意识发展和培养,有利于引领学生学会数学表达,用最数学化的符号系统直抵数学本质,感悟数学魅力。关键词:符号意识;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数学本质;数学表达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289(2023)02-0008-04■段安阳,严微符号意识:直抵数学本质的教学———符号意识的本质内涵及培养策略数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符号化的世界,符号就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身。《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感悟符号等数学功能。知道符号表达的现实意义,能够初步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符号意识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1]数学符号是数学学科特有的语言,具有表达形式简单、信息含量丰富的特点。数学符号在数学的方方面面都有使用,包括概念、运算、公式、推理等,它不仅能使数学思维过程更加准确、简洁,还能使得出的结论更具一般性,凸显数学抽象的本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符号意识”也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加强符号意识发展和培养,引领学生学会数学表达,用最数学化的符号系统直抵数学本质,能够引领更多的学生感悟数学的魅力。一、符号意识的本质内涵符号意识是学习者对所学数学知识与数学符号之间建立的对应关系的一种积极的心理认知活动。具备数学符号意识能帮助学生高效认知与理解,学生在对数学符号的感知与理解、运算与推理、交流与表达的同时,在运用数学思考方式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历练数学核心素养。认知数学符号作为学生树立符号意识的基础,也是小学生数学思维提升的重点。“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这一目标始终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始终。数学符号是一种人为的数学规定,约定后得到认同,得以推广。它不仅是数学的语言,也是数学的工具,更是数学的方法。数学符号的产生和发展对整个数学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数学发展史就是“数学符号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通过“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更加精确、概括与简洁,也更容易揭示数学本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符号意识是学习者在感知、认识、运用数学符号时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心理倾向[2]。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