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股票期权鼓励制度下经营者绩效评价的探讨【】随着股票期权鼓励制度在我国企业的广泛应用对经营者的绩效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历史上对经营者绩效评价创新与企业制度变迁的相辅相成关系作了分析指出我国现有经营者绩效评价存在的弊端提出了适应我国企业股票期权制度下经营者绩效评价的思路股票期权作为公司的长期鼓励方式在鼓励经营者、减少代理本钱、改善治理结构等方面的优越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多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上世纪90年代后期股票期权引入我国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尝试这种鼓励方式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探讨也从未间断过随着股票期权鼓励制度在我国企业的实施越来越广泛必然涉及对经营者的绩效评价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一套与股票期权鼓励制度相对应的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这无疑将会影响我国股票期权的有效实施因此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及股票期权的特点对现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系统进行改良从而使这项创新工具到达最大的鼓励目的已迫在眉睫一、企业制度创新要求变革现有绩效评价标准企业绩效评价的开展历程总是与社会经济开展及企业制度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经济开展时期,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目的也不同评价标准也会随着评价的目的不同而改变;另外社会经济的开展使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竞争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公司的组织背景、管理制度也必然要进行创新,这就决定了企业绩效评价内容也要变化从历史上看企业绩效评价已经经历了几个开展阶段:一是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本钱控制绩效评价时期该时期绩效评价的目的是进行本钱管理因此标准本钱的执行情况和差异分析结果成为该时期评价绩效的主要指标二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的财务绩效评价时期以销售利润率、投资报酬率等为典型代表的财务指标成为企业绩效评价的主流该时期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的出发点是公司内部的生产管理问题三是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根底绩效评价时期EVA的出现是该时期最重要的标志四是20世纪90年代的战略管理绩效评价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平衡计分卡目的是要对战略管理的过程进行监控,评价企业整体的表现五是21世纪初的利益相关者绩效评价时期安迪·尼利等人提出了绩效三棱柱模型该模型包括相互关联的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奉献、战略、流程和能力要求绩效评价系统的建立要综合权衡这些因素,从利益相关者的奉献、战略、流程和能力等角度考虑企业如何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我国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曾进行过三次重大变革一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