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儿童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与临床预后:单中心回顾性数据分析傅玲玲,马洁,魏沄沄,马静瑶,姚佳峰,张利强,王瑞欣,杨碧熙,吴润晖∗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二科,儿童血液病与肿瘤分子分型北京重点实验室,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5摘要:目的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ongenital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cTTP)是一种罕见疾病,其中儿科患者病情更重,需要预防性替代治疗以避免远期不良预后。本研究旨在通过单中心数据分析,了解儿童cTTP治疗及临床预后的现状,为开展规范化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儿童医院2015年至2021年间确诊的cTTP的起病情况、治疗模式、发作频率等临床数据,通过随诊了解肾脏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例cTTP患儿(男1例、女6例)均婴幼儿起病(生后数小时至28月龄),ADAMTS13酶活性为零,且均为复合杂合突变,本研究中14个ADAMTS13突变类型中8个为首次报道。中位随访时间为5.2(0.6~6.9)年,末次随访中位年龄为7(3.3~14.5)岁。均应用新鲜冰冻血浆进行替代治疗:2例预防治疗患儿急性发作频率分别为0.7和1.4次/年,无并发症出现;5例按需治疗患儿平均急性发作频率为3.32(1.0~6.0)次/年,其中3例出现肾损伤并发症。结论本研究表明ADAMTS13酶活性几乎完全缺乏而导致的婴幼儿期cTTP发病病情较重。为控制病情反复发作和预防肾、脑微血管损伤远期并发症发生,需尽早开展更有效的预防治疗。关键词: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婴幼儿;治疗;临床预后[中图分类号]R5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213(2023)01⁃0012⁃06Doi:10.3969/j.issn.1009⁃6213.2023.01.0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011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92064);北京市医管局儿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儿科专项”(XTZD2018020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编号:2017ZX09304029001);北京市医管中心培育项目(西医)(PX2022051)∗通信作者:吴润晖,E⁃mail:runhuiwu@hotmail.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