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医药2022年11月第57卷第11期JiangxiMedicalJournal,November2022,Vol57,No11摘要:目的对儿童重症肌无力患儿MuSK-Ab、AChR-Ab、RyR-Ab、Titin-Ab水平进行检测,并探讨上述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7月期间就诊的重症肌无力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外周血抗体水平测定并探讨这些指标的临床意义。结果本研究中重症肌无力患儿88例,男34例(38.64%),女54例(61.36%),平均年龄为(5.61±1.35)岁,以Osserman分型将88例患儿分为Ⅰ型81例(92.05%),Ⅱ~Ⅲ型7例(7.95%),抗体阳性的患儿63例(71.59%),MuSK-Ab指标均为阴性,Ⅰ型分型患儿的AChR-Ab、RyR-Ab、Titin-Ab指标呈阳性的人数明显高于Ⅱ~Ⅲ型患儿,但Ⅰ型分型患儿在AChR-Ab、RyR-Ab、Titin-Ab指标的阳性率明显低于Ⅱ~Ⅲ型患儿(P<0.05);患儿合并2种抗体阳性率与合并3种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儿合并AChR-Ab+RyR-A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RyR-Ab+Titin-Ab和AChR-Ab+Titin-Ab阳性率(P<0.05)。结论儿童重症肌无力人群的发病年龄集中在10岁以下,尤其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最高,绝大部分患儿属于眼肌型肌无力,AChR-Ab、RyR-Ab、Titin-Ab指标阳性率与病情严重有关,其中合并AChR-Ab+RyR-Ab的阳性率最高。关键词:儿童重症肌无力;抗体检测中图分类号:R7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2238(2022)11-1937-03DOI:10.3969/j.issn.1006-2238.2022.11.072儿童重症肌无力相关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王蕊艳,陈辉,黄志新,钟建民(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南昌330006)通信作者:陈辉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机体免疫性疾病,其是由相关免疫抗体介导的肌肉神经突触在传递过程中发生障碍导致的一类疾病[1]。临床主要表现为晨轻暮重、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有些患者胸部CT检查时发现有胸腺瘤或胸腺增生,血清检查AchR抗体滴度有明显升高,并对其肢体骨骼肌群、延髓及眼部产生严重影响[2-3]。儿童重症肌无力相较于成人有众多不同之处,成人平均发病率为8.0~20.0/10万人[4],在40岁之前,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40~50岁男女发病率相当,50岁之后,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儿童发病率约0.3-2.8/10万[5],起病年龄较小(新生儿即可发病),1~5岁居多,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儿童合并胸腺瘤或胸腺增生少见,以眼肌型多见[6-7]。不同地域儿童其发病率也有较大差异,中国大陆的儿童期重症肌无力的发病率及重症比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