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40分专项内部讲义史纲选择题提升第一部分、历史脉络和线索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其中半殖民地的含义是:既不是独立国家;也不是完全的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是:自然经济被破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也不是资本主义国家。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太平天国(1)意义:《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太平天国是近代史上第一次反侵略反封建运动。(2)教训: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3.洋务运动“中体西用”,学习的是西方的技术,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是在实际效果上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失败的原因是具有封建性、依赖性和腐朽性。4.戊戌维新(1)性质和意义:戊戌维新是资产阶级改革,也是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戊戌维新运动也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甲午战败后,维新派认为必须要改革制度才能避免亡国灭种,维新思想开始传播。(2)失败的原因:资本阶级力量弱小,而且具有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社会,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不敢发动人民群众。而反动势力却很强大,而且根本不讲民主,和这样既强大又不讲民主的敌人讲改革,是与虎谋皮,必须要用革命的方式。5.辛亥革命(1)背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次年清政府和11个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个条约赔款数额巨大,而且外国在北京和山海关-北京沿线可以驻军。这就使得清政府在最后10年风雨飘摇,对外独立性进一步丧失,对内财政崩盘,税负加重,统治不稳。除了这个大背景以外,各派力量对比也发生很大变化,清政府搞清末新政、预备立宪都是为了拖延,此举迷惑了资产阶级改良派,但1911年搞了“皇族内阁”,改良派觉醒,满汉矛盾激化,汉族官僚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