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医学教育2023年11月第37卷第11期129开源影像浏览器在《医学影像学》见习课中的应用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2JGA140);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0XJGQYZ01)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广西南宁530021▲通信作者:彭鹏,E-mail:doublep@126.com庞筱琪邓熙彭鹏▲【摘要】《医学影像学》见习课教学是医学影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课知识并在临床病例上进行实践。如何更好地完成见习教学任务,是教研室教师需要关注及解决的问题。笔者基于Orthanc医学数字图像和通信(digitalimagingandcommunicationsinmedicine,DICOM)云服务器搭建开源健康影像基础浏览器(openhealthimagingfoundationviewer,OHIFViewer),上传脱敏的典型影像病例图像,并生成对应的网页二维码,发布至课堂或线上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打破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在移动客户端或个人计算机方便地调阅,获得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体验。特别是在线下课程无法开展的特殊时期,为开展线上教学提供了支持。【关键词】医学影像学;开源影像浏览器;临床教学;见习;OrthancDICOM服务器;OHIFViewer.【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6763(2023)11-0129-04doi:10.3969/j.issn.1004-6763.2023.11.033《医学影像学》见习课作为理论课的补充和升华,其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对病变影像征象的掌握程度。目前,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在医学影像教学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前景[1]。此外,见习课教学中,常常会使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basedlearning,T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及翻转课堂等或者相联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2-3]。带教老师课前将病例影像资料、病史发给学生提前准备。课前准备过程中,学生只能通过教师所给的几张影像图片来了解病例,这导致学生无法完全了解病例,也与临床的诊断思维相悖。同时传统的PACS系统为体制内服务,无法脱离学校局域网使用,亦无移动端的体验,这使见习课效果大打折扣。与传统的PACS系统相比,基于Orthanc医学数字图像和通信(digitalimagingandcommunicationsinmedicine,DICOM)服务器搭建的开源健康影像基础浏览器(openhealthimagingfoundationviewer,OHIFViewer),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PACS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