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上。2022年6月8日,在四川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体集群建设,并指出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应该着力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成为一个制造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我国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强调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将其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1]。目前,我国正迈向新经济社会形态转型阶段,企业经济发展方式亟需转变,企业发展结构亟需优化升级,以此推动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是创新的微观主体,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已成为其增强核心实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并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制造企业在其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2]。2021年中国制造业总量达到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①。然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更多还是依赖要素推动和需求拉动,远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来自柳工的探索性单案例分析廖东声1,肖梦雨2,陈曦3(1.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6;2.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3.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广西南宁530006)【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技术创新的发展,开放式创新势不可挡,企业在自主创新活动中通过内外部资源的有效配置,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运用Nvivo12pro进行扎根范式研究,选取广西柳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对象,构建了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模型。研究结论显示,企业可以凭借在内部发明、战略思维、自主研发等方面的独特竞争优势,通过内部能力的挖掘形成核心能力体系。并通过利用外部其他主体进行创新,从外部获取有效资源。最后,企业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将达到更高层次,通过整合外部创新资源使其更好地融入组织内部,以实现战略性知识的输送与合作,最终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关键词】开放式创新;自主创新;柳工;案例研究【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23)10-0105-07【收稿日期】2022-11-22【基金项目】陆海经济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2022年度科研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产业低碳化集聚机制研究”(2022ZD02);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青春乡链”(202210608031X);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赋能西南...